探秘油菜奥秘播撒科学种子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科普基地开展“小小科学家”科普实践活动
2025年3月9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科普基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科研工作者”,40余名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们穿着白大褂,化身“小小科学家”,参加了一场集科学探索、耕读教育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沉浸式科普实践活动。
上午10时,科普讲解员曾川正高级农艺师以“探秘油菜”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动画和实物标本,划分“油菜是谁”、“油菜的生长”、“油菜彩色家族”、“油菜的超能力”、“实验室里的双低油菜”五大板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揭开了油菜的奥秘。“小科学家们”了解到油菜不仅是中国传统"小春"作物,更是支撑粮油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提问:“油菜花为什么是黄色?”“彩色油菜花是怎么变出来的?”等问题引得现场笑声连连。
在科普讲解员带领下,孩子们有序进入科研试验田开展“田野调查”。通过比对观察不同油菜品系,他们学会了用放大镜辨识叶片齿状特征,用直尺测量茎秆高度,在科研记录本上认真标注“花色”“叶型”“第一次分枝数”等数据。
最受期待的“油菜花解剖实验室”环节,孩子们化身植物学家,在放大镜下层层剥离花瓣、雄蕊、雌蕊,通过亲手实践将油菜花的结构深深印入孩子们的记忆。最后,科普讲解员指导孩子们用收集的油菜花瓣、叶片制作植物标本,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感悟。活动结束后,活动负责人为孩子们颁发了“小小科学家”奖状,以此鼓励小朋友继续探索科学。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依托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万州区农业科普基地等科普平台,每年科普学生、市民2000人次以上。本次科普实践是重庆三峡农科院“2025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未来将继续策划形式丰富的科普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大众了解农业科学,激发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