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吕典秋教授到
三峡农科院开展科研考察交流
5月8日-5月9日,应我院邀请,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吕典秋教授率重庆市薯类作物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赴我院开展考察交流活动。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戚文华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智念及我院相关科研人员全程参与。
学术报告与交流会,吕典秋院长以《马铃薯种质创制与逆境生物研究》为题,系统阐释了马铃薯抗逆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吕长文副教授以《甘薯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为题,系统阐述了甘薯育苗、高效移栽、精准肥水调控等关键栽培技术;黄海宁副教授则针对《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致病分子机制》进行深度讲解,揭示了病毒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及DNA甲基化机制影响马铃薯致病性的关键机理。与会人员还聚焦薯类作物产业关键技术,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从种质资源创制、栽培技术、分子病理机制等多个维度,对薯类产业链核心环节进行了深度研讨。
专家分别到我院甘宁基地、梁平基地,实地考察了中早熟、中晚熟马铃薯田间长势,观摩了中早熟高产马铃薯核心示范片新品种表现,查看杂交圃、实生薯现场,了解病毒病、晚疫病等病害防治情况。吕典秋对我院在重庆马铃薯种质创新中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团队在新品种选育方向、新技术解决方案等方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本次考察交流活动有效拓宽了薯类作物种质创新研究的理论维度与实践路径,强化了双方在薯类作物基础研究与技术转化领域的协同合作共识,为进一步突破薯类种质创新瓶颈、推动薯类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