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区县同心 科技助力 共抓重庆甘薯小象甲防控

  • 发文单位:
  • 作者:李玉蓉
  • 日期:2024-11-28

区县同心 科技助力 共抓重庆甘薯小象甲防控

针对甘薯小象甲在重庆薯区多点爆发与为害加重趋势,坚决做好重庆甘薯小象甲防控工作,2024年11月21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国家甘薯体系万州站依托单位)联合重庆市农技总站、西南大学(国家甘薯体系重庆站依托单位)在万州区长滩镇举办了重庆市甘薯小象甲防控技术现场培训会,万州、涪陵、巫山、合川等25个区县农业技术负责人参会,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梅主持会议。会议特别邀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等众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到场指导培训防控技术。重庆市农技总站黄振霖研究员、万州区农业农村委易良湘副主任、万州区长滩镇吴小波镇长等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在长滩社区开展甘薯小象甲防控现场培训,体系专家就小象甲田间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做技术讲解,针对当地发生程度作出大田虫源清理、坏薯残藤就地销毁等相应指导意见。随后在长滩镇政府会议室开展了防控技术培训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岗位前岗位科学家陈书龙研究员作“西南薯区甘薯蚁象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的专题报告。从甘薯小象甲危害性、发生特性规律和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提示重庆市各区县代表高度重视小象甲危害及对甘薯产业的严重影响,在来年甘薯生产上做到严防死守、积极防控。

本次技术培训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参培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梅表示,近年来甘薯产业发展迅速,种薯种苗跨省市调运频繁且病虫害检疫环节不够完善,无法保证调运的种薯种苗无病虫害感染,各地甘薯技术人员应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控技术宣传,加强监控力度。依托重庆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加强各区县合作交流,为重庆甘薯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上一条: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 下一条:我院三峡后续项目喜获结题验收,专家与...

关闭